7月4日消息,俄罗斯联邦航天局(Roscosmos)的负责人尤里·鲍里索夫在公开场合明确表态,支持美国“阿波罗”登月任务的真实性。他强调,美国宇航员在“阿波罗”任务中带回的月球土壤样本确实是地外之物,源自月球本身。
鲍里索夫局长在一次议会会议中提到,这些样本经过包括苏联在内的多国科学家的仔细研究,结论一致表明它们并非地球物质,而是真正的月球土壤。
在周三的一次议会会议上,鲍里索夫被问及美国宇航员是否真的登上过月球。他表示,关键证据之一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(NASA) 与苏联同行分享了多次载人登月任务采集的月壤样本。
“经过我们科学院的鉴定,这些月球土壤确实来自月球,”鲍里索夫向议员们保证,并强调这些样本不仅在苏联,也已经在其他多个国家进行了分析。
俄罗斯前任航天局局长德米特里·罗戈津 (Dmitry Rogozin) 则对“阿波罗”登月计划持更多怀疑态度。他表示,虽然俄罗斯航天局内部许多人支持美国的说法,但他本人从未见到过确凿的证据。
尽管美国的所有登月任务都受到了其太空竞争对手苏联的密切监视,但自从宇航员尼尔·阿姆斯特朗 (Neil Armstrong) 于 1969 年 7 月 21 日首次踏上月球以来,阴谋论者一直对“阿波罗”计划的真实性提出质疑。他们声称美国登月实际上是由美国宇航局策划的一场骗局,因为当苏联成为首个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后,美国需要紧急作出回应。
多年来,阴谋论者的许多论点已被揭穿,但根据民意调查,仍有 5% 至 20% 的美国人认为他们国家的登月计划不过是一场骗局。
在俄罗斯,全俄舆论研究中心 (WCIOM) 于 2020 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近 50% 的俄罗斯民众认为美国政府“伪造”了“阿波罗”登月计划,只有 31% 的人十分确信美国宇航员确实踏上了月球表面。
美国在 1972 年 12 月“阿波罗 17 号”任务结束后停止了向月球派遣载人登陆器。今年早些时候,美国制造的探测器时隔半个多世纪再次登陆月球,然而由于项目延期,美国宇航员最早将在 2026 年才能重返月球表面。
7月23日消息,根据俄通社-塔斯社7月2日发布的信息,俄罗斯宇航局(Roscosmos)高层在发言中透露,俄罗斯计划于2027年起着手建造其独立的轨道空间站,此举标志着俄罗斯在太空探索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。
Roscosmos 领导公布了建造最新空间站和相关地基基础设施的全面路线图,预计将在三年内发射首批模块。
发射部署时间表
援引媒体报道,ROSS 的造型类似于数字符号“+”,预估将于 2027 年将首个模块发射到近极轨道(near-polar orbit),该模块主要为研究和动力节点。
俄罗斯宇航局计划 2030 年完成对接 4 个主要模块,并计划 2033 年完成对接 2 个“特殊用途”的模块,于 2028 年派出第一批宇航员,并表示空间站可以在没有乘员的情况下运行。
运行高度
俄罗斯轨道服务站的轨道高度与国际空间站相同,距离地球约 250 英里(400 公里),位于极地太阳同步轨道。
据俄罗斯航天局称,这条路线对观测整个地球表面特别有用,还能提供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北方海路(Northern Sea Route)”的宝贵景观,项目估计费用约为 70 亿美元。
建造 ROSS 的时间表还取决于下一代重型运载火箭 Angara A5 的成功,该火箭自 2014 年以来已成功进行了三次轨道飞行测试,2021 年部分失败。
据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8日消息,近期,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注意到俄罗斯商品馆引发热议,于2024年12月23日起开展了两轮集中排查整治。
图片来源: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
截至目前,全市范围内共排查发现47家“俄罗斯商品馆”类店铺,市场监管部门重点对关注度比较高的经营主体资质、店招标语宣传、商品来源产地等问题进行了检查。
对个别无证无照经营、未备案经营的行为予以立案调查,责令停业。
图片来源: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
对个别店铺宣传为“国家馆”,使消费者误以为具有官方背景,对个别店铺俄罗斯进口商品数量占比过低,也自称为“俄罗斯商品馆”,误导性较强,已立案调查。
1、“俄罗斯商品馆”遍地开花
俄罗斯商品馆有多火爆?数据显示,国内现存俄罗斯商品相关企业3532家,近两年相关企业持续增长,2024年截至12月18日,累计注册841家,已超2023年全年注册量。
此外,俄罗斯商品相关企业的地域分布聚集性较强,大多聚集在北方地区,且超八成企业分布在黑龙江省,其中牡丹江市2024年累计注册超500家。
2、选购前应查看产品信息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规定,商家在销售商品时,应当提供真实、准确的商品信息。“关键在于,每款商品是否明确标注生产商、产地等信息。”中消协律师团成员、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。如果商家故意将某非进口商品宣传为进口商品,可能会构成消费欺诈,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管局投诉。如果标注明确,应该说履行了告知义务,没有虚标。
这就是这些店铺的“巧妙”之处,在装潢、营销等方面煞费苦心,从整体打造“正宗俄式”的印象,持续加深消费者的认知,令消费者误以为店内所有商品均为进口,从而在选购时忽视对具体信息的查看。但深究起来,可能又未必存在实际违法的情况。
记者注意到,一些国产商品的包装上,还会注明“俄罗斯式”“俄罗斯风味”等字样,而“俄罗斯”三个字较大,“风味”则以小小的字体缀在旁边。李斌称,说明一些商品有“打擦边球”之嫌,“毕竟中国也是可以生产俄罗斯风味的食品的。”他建议,消费者选购时还是要仔细查看每款产品的外包装,从生产商、经销商、产地,包括配料表等信息中判断,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东西。
hnqyjy.cn 版权所有 (C)2011 https://www.hnqyjy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008086号-34